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返回上一页

学习安祥禅的心得

来源: 云慧    时间: 2019-08-26


师兄师姐好!

借此共修机会向大家学习,同时也做个学习安祥禅的心得汇报;我找到心的源头,真相大白了, 只是清清楚楚地了解了生命的本质,了解了生命的原貌。觉醒到“这个虚假的自己不是我永恒的生命”。当时光想掉眼泪,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陷阱不知道迷失了多少万年,感恩佛天、佛祖、师父、大菩萨、大护法!感恩天地!感恩累劫累世的父母、众生!是他们在帮助成就我。同时,看看众生,我惊呆了,想起五祖说:“我等众生,今现如此,不觉不知,惊怖煞人,了无出心,奇哉!奇哉!”唤起我无限的悲怜,才理解佛、菩萨为什么不舍众生。他们是我的榜样,继续努力,深深行,敢于担当、不舍众生。

历史上为了脱生死求道者踏遍千山万水,遍访名师,未必能遇到真正的名师。我们好有福报啊,在这个时空点上能遇到“百千万劫难遭遇”的正法,耕云导师“传佛心印”的殊胜因缘,我们听耕云导师的讲话,看耕云导师的讲词,会进入强大的传心磁场,空空朗朗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没有想念,在听、看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记录惯性,这就是安祥、这就是自觉,师父是以讲话、讲词的方式传导没有语言、文字的安祥心态,这就是“以心传心”的禅宗传承,也是无字天书。下面谈一下修行的历程;

一、如何确认真实的自己

心有真心,有假心。 “真实的,是原本的;”那么我们现在的心是怎么形成的呢?是 “眼耳鼻舌身意”接触“色声香味触法”,根尘相对所吸收的六种尘垢,这种六尘堆积在我们心的表面,就形成我们“后有的心”,于是我们的“般若”就窒息了;由这个“后有的心”来操纵我们的肉体,就产生记录惯性。由记录惯性产生了自我意识。若没有存在,怎么有意识呢?而这个意识是后有的,是因存在而有。原本的心是不因存在而有,真正的心,它无可认识,一切是它自己,它认识什么?没有认识的对象,“离能所”,没有能知,没有所知。所以我们要下一番功夫,认识哪个是真正的自己,一个一个地加以分析:“我原来有肉体吗?我原来没有;原来有思想吗?原来没有;原来有眼耳鼻舌身意吗?没有”,真实的一定是永恒的。 “无风不起浪”,必定有个东西才能形成生命,任何东西都有素材。因此,我们要一方面认识自己,一方面彻底的认识父母未生以前的生命的属性。

我们大家平常都在看、听师父讲词、讲话,也都参加过共修,都有安祥的觉受,我们很难准确描述安祥觉受的心态,而且我们参加共修的安祥觉受全同,为什么全同?师父说:“你必须了解,那种离念、离执、离分别而又清楚、明晰的心态,是一切圣者同证的“正受”。那不是可以从册子上挖掘得出来的,它是心传或别传的内涵。即使是大悟、澈悟了的人,也只是以此心态作为禅与非禅的“试金石”.唯此是“真种子”,可以开心之花,结道之果。修行也必须从此开始,唯以此为起点,但凡思惟、反省、忏悔……都必须以这个心态作基础,才不会落空。大慈大悲的师父以传心和语言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明明白白告诉我们,可怜的徒儿们,那是你们无量无量劫迷失的本心啊!我们好有福报,时时刻刻都能听到师父的教诲,我们好可怜好愚昧,把现象界一切都当成真实的,安祥心态随时都能丢失,我们有几人能自肯、承当。

师父说“古往今来,很多修行人很难踏上离执禅定。为什么?因为分别心太强。错把佛法当学问,把离心意识的法当做学问去研究、注解、弘扬,除了增加理的执著 ── 理障,纵然皓首穷经,临终依然是漆桶一个。”

我们如果有时间听师父的讲话或者看讲词以后,借师父传心的力量观心,反复观察念起之处,念从哪里来,明白念从哪里来,肯决原本无念的真心以后。要守住它,最初若不守一个阶段,让“生处变熟,熟处变生”,它仍然会迷失的。当“生处变熟,熟处变生”时,正见和正受就同步提升。

、怎样使“生处变熟,熟处变生”

我们未悟以前,妄想广州,广州的相就生出了;再想深圳,广州的相已灭了;深圳的相就跟着生出来了。念念迁流,无片刻停留,这是有相的妄想。我们在妄想不停留的中间安“自觉”,自觉是无相的;人的心行上只存一个,没有两个,所以有了无相的自觉,有相的妄想就没有了。妄想来了,安自觉,带入日常生活面对一切的人、事、物中。渐渐进入状态,当进入状态就进入离执禅定;外在的东西不再对你构成干扰,已有部分自由自在了,经常是无念的状态。这是离执。做起事来效率相当高,处于一种独头意识状态做一件事不受外界干扰,精力非常旺盛,不容易疲劳。到离执不易,在禅宗来说,只是少分相应,业障潜伏在离执的下面,原封不动的在那里放着,保持这种离执状态仍在轮回中,这就是禅宗说的解脱深坑,古往今来不少人掉坑里了。

、去执禅定

很多人到达“离执禅定”,认为已经了毕大事,那是“得少为足”,其实事情还多着呢!师父说“反省乃生命之回溯,忏悔是灭罪之要决。不反省无由知己过,不忏悔则进德无路。忏而不发露,我执尤在;发露而尚有所保留,罪垢尚存。”又说“一个人心灵的惯性是很强的,一个人的个性是改不了的,除非他得道 —— 见性,经过生命的重塑(也就是重造),否则是改不了的,所以我讲“完成佛法人格化的陶冶和熔铸”。这个辞汇是我想了很久,认为这样表达比较合适。” 去执禅定讲三点;

.认真反省忏悔

我静静地酝酿一段时间,酝酿成熟后,把自己关在老家五天,认认真真的解刨自己是怎样一个人,当重新认识连动物都不如的自己,会从心底发出怎么会是这样的?我怎么会是这样的人?,惭愧、内疚,自认为是一个正直、善良的好人荡然无存,忏到这时候,心灵深处的阴暗污垢点点滴滴像倒垃圾一样自己都翻出来了,手里拿着笔根本不用想,自动不停地写,哭着写着,写着哭着笔都停不下来,反省、忏悔的五天里出虚汗,整个人都虚脱了,有时跪在师父像前像一滩泥一样站都站起不来。忏悔写完后跪在师父像面前宣读我的忏悔,发誓永不再犯。忏完后就把它烧掉了师父说:“这你这个罪就忏掉了。是不是忏得掉?可不可以检验?可以。若是反省忏悔忏掉了的话,这个事以后你记不起来了,你想记,也记不起来了,它就是有这个妙用!既然记不起来,八识田中录像带里面没有这些东西”。我认认真真按师父说的去做了,验证了师父说的话真实不虚,再也记不起来了,不但如此,过去那种清高、自以为是、偏去的个性降低了很多。“天大的罪恶当不得一个‘悔’字”,打破业障,除了反省、忏悔,没有第二条路。真能由衷反省忏悔的人,都得到了法的利益。没有认真反省、忏悔的人,便停止在那里,无法前进了。

.彻底断除我、法二执

“假使百千劫,所作业不亡”,过去那些无始无明,无量劫来的业障、心垢、习性,往昔所累积的习气、惯性不会因为一开悟就没有了,要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一切的人、事、物时慢慢地清除掉。在清除过程中有几年我是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,” 这是向心垢、习性、习气、惯性开战的战场,每一刀都是刺向我执,刀刀见血,记得那几年经常受到扇耳光、下跪的善待。那时有一年的大年初五,我给一位师兄打电话拜年,聊着天我掉开眼泪了,师兄说:“你怎么了”,我说:“我体会到了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,自明说不出来。”师父是再来人,还“一棍一道痕,一掌一窝血”,何况我们。要彻底断除我、法二执,二执如果不断,就没有了事,要把命根斩断,这就是修“去执禅定”。心垢清除了,病根拔掉了,当把执著都去掉了,那时只要一错就知道,刚要错就煞车,念头一起就知道不对,这叫“自我主宰”。能自我主宰的人是没有记录惯性的。

.大彻大悟以后,还要“观心”。

南岳怀让大师在六祖身边追随了十几年,有一天六祖蓦地问:“什么物?恁么来?”怀让大师毫不思索,脱口而出:“说似一物即不中” 因为怀让大师秒秒观心。怀让大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,这是我们修行很重要的必经过程。

、无执禅定

  通过去执而臻于无执禅定,就秒秒安祥,《证道歌》说:“假使铁轮顶上旋,定慧圆明终不失”,这就是无执禅定的写照。师父一首贺词“桶底脱落句最亲,八万四千总是尘,扫却此心原无者,与佛何尝差毫分?”

我们如果能全人格、全理智、全感情、全生命力地投入每天坚持做一小时的“自觉”工夫,“自觉”者,“觉自”也,只觉着自己,只有一个“觉”字,没有思、没有想。那就是“根本智”,也就是高级的观心,同时,带日常生活中面对的一切人、事、物中,能横下一条心坚持下去。省心省力,归家有份。

师父说:“时时自觉,念念自知,事事心安,秒秒安祥。” 实践了这四句话的人,这一生绝对成佛。

学佛法最难的是 “念头难止,止即本心”。

谢谢师兄师姐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          耕云导师弟子:云慧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         二零一九年七月十三日


安祥禅坛
微信公众号

扫一扫,关注微信公众号

交流留言
禅友留言: